|
|
|
<<
回首頁 >> |
|
|
|
興義兩絕景 |
|
 |
興義是毗鄰雲南的貴州城市,有較多少數民族聚居,故又叫黔西南布依族、苗族自治州;因為以前出產金鑛,也別稱金州。我們在興義的行程有三個:劉氏莊園,萬峰林及馬嶺河峽谷。參觀劉氏莊園給我補充了清末到民國一段少為人知的歷史,也認識了貴州少數民族的有趣婚俗。遊覽萬峰林及馬嶺河峽谷,令我得睹黔西南兩處絕美風景,得到莫大的滿足。 |
 |
劉氏莊園 |
|
婚俗博物館 |
|
萬峰林 |
|
|
萬峰林距離興義市區8公里,「天下山峰何其多,惟有此處峰成林」,
這是在景區看到的兩句標語,雖有點不以為然,諸如雲南的「三林」,湖南的張家界等,難道都不可說是山峰成林嗎﹖ |
 |

張家界 |
|
萬峰林一景 |
不過,當站在萬峰林下,眼前就如展開了一幅闊得尋不見首尾的大畫,前面是無盡的田畝和村落,背後的峰巒層層疊疊,又影影綽綽,確也令我不禁驚歎﹗ |
 |
|
|
峰巒疊疊 |
我們乘坐遊覽車上山,由於山路狹窄而迂迴,車子大多不能停下,許多景觀只能過眼而逝,例如初程的
將軍峰、駱駝峰、金龜望天、鯊魚攏尾等,都未能細看,遑論用相機捕捉下來,未免可惜。 |
 |
 |
 |
萬峰林入口
|
初程諸峰 |
將軍峰 |
全程有五個觀景台,遊覽車都會停留數分鐘,讓遊人下車觀景及拍照。
這時,你才可清楚看到六個山峰整齊排列如六根指頭,叫做六指琴魔或
六六大順;兩個相連的山峰,構成一個側臥的人頭與上身,叫睡美人。 |
 |
|
|
六六大順 |
 |
從山上俯瞰下面綠樹圍繞的布依村寨,白牆烏瓦,整齊雅觀;四圍有不高的翠峰或前或後,或左或右地拱護著;村寨後是大片的農田,農田的盡處是不可數算的群山,這是萬峰林最美的景致﹗ |
 |
布依村寨 |
|
峰林圍拱 |
 |
田畝也有以構圖巧妙而成為景觀的,如八卦田和馬蹄田。不過,最特別是田中有略為凹下去的一格,叫做納灰漏斗,這是田中的水眼,是用來灌溉農田的。原來萬峰林下的布依村寨也叫納灰村,範圍很大,分上、中、下三村,一條納灰河從萬峰嶺流下,貫穿了各個村落。 |
 |
八卦田 |
|
納灰漏斗 |
 |
遊覽車在山上停了五站後,跟著就下山了。下山後穿過納灰村繞了一圈,在路上不難遇上農民背著竹簍或趕著馬車擦身而過,而房舍、農田、街巷、商鋪也在車行中一晃而過,未幾再見曾在山上看過的將軍峰,就結束了十七公里的萬峰林之旅。 |
納灰河 |
|
|
|
馬嶺河峽谷 |
|
|
馬嶺河峽谷距離興義市區僅5公里,交通方便。馬嶺河峽谷被稱為「天溝地縫」,是七千萬年前地殼運動中被拉裂,並在長期沖刷下形成的一個峽谷。在微雨下,我們進入了景區。隨即就沿臺階走下峽谷,谷中霧氣瀰漫,只見對面岩壁樹木濃密,間有瀑布從岩頂懸下。 |
 |
 |
 |
景區大門 |
霧氣瀰漫 |
岩頂瀑布 |
磴道盤旋而下,往往只能從林木間窺得峽谷的鱗爪。過了大石岩的休息亭,視野豁然開朗,你同時看到三、四道瀑布從岩頂飛下,仿如幾縷絲巾,越往下墜越被拉成絲絮,最後化成輕煙散去。更令人讚歎的是一束束或褐或赭的碳酸鈣華體,與岩壁上的草樹、蒼苔,形成一幅幅絕美的立體山水畫。 |
 |

深谷飛橋 |
|
鈣華壁掛 |
繼續往下走,漸漸接近約有二百米深的谷底,乍見岩頂兩邊有一道拱橋跨越,可想像來往的車輛和行人會怎樣驚心動魄﹗然後到了海獅橋,這是谷底用以貫通兩岸的一道鐵索橋,走到橋的中心,腳下是湍急的馬嶺河,河中亂石巉巌,兩邊岩壁鈣華懸垂、瀑布飛瀉,而橋上有橋,壯麗奇險兼而有之,真是天下絕景﹗ |
 |
|
|
天溝絕景 |
 |
海獅橋兩頭均有山路沿著河邊而行,對面岩壁的山樹、壁掛、瀑布,真是觀之不盡,這一段峽谷又叫「天星畫廊」。 |
 |
天星畫廊 |
|
美景不絕 |
 |
突然,聽見水聲潀然。未幾只見一道水幕往河邊沖下,原來已到了黃龍瀑下。瀑布真如一條狂龍,正用千鈞之力猛撲河谷,激起的水花有如暴雨灑下。我們只好打起雨傘匆匆而行,再穿過瀑布下的岩洞,踏著濕滑的蹬道,轉到瀑布的另一邊去。
|
 |
黃龍瀑下 |
|
狂龍震怒 |
 |
走到再不聞黃龍的咆哮時,已到雨灑芭蕉觀景廊。再前行不久,又有另一條鐵橋可通對岸。我就過了橋,往回走了一段路。這時對岸就是馬嶺河最大的黃龍瀑,雖然觀看的角度不同,但它仍是那麼桀驁不馴,正煥發著永不枯竭的生命力。折回雨灑苞蕉,然後坐升降機上山,就結束這一趟馬嶺河峽谷之旅。 |
 |
雨灑芭蕉 |
|
遠觀黃龍 |
 |
萬峰林和馬嶺河峽谷都屬喀斯特地貌,景致迥然不同,均可稱絕景。前者是峰林、村寨、田園、河流的完美組合,後者是包羅瀑布、壁掛、急流、亂石的奇麗峽谷。參觀萬峰林時比較匆促,而且缺少陽光,確是美中不足;漫步馬嶺河谷時,水勢充沛,雨霧之下更添美態。得失之間,不是強求可得。 |
馬嶺河一景 |
|
|
|
|
|
(全文完)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