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<<
回首頁 >> |
|
|
1 | 2 | |
|
蘿崗尋梅記(下) |
|
|
|
|
 |
上次尋梅半個月後﹐2014年1月20日﹐適值大寒﹐我再次來到蘿崗。由於沒有在廣州渡宿一宵﹐趕到香雪公園時﹐已近中午。預料不到的是﹐大寒的天氣比小寒還要暖﹐晌午更可用一個「熱」字來形容。與上次不同的是園內的人更多﹐而梅就更熟了。 |
香雪公園 |
|

賞梅人眾 |
 |
梅香湖邊的那一排青梅樹﹐仍密匝匝地開著如玉的白花﹐使每一株梅下都結集了攝影的人﹐有的在攝花﹐有的在拍人﹐有的就人花一同拍攝。如果再細心點觀察那掛銀綴白的梅枝﹐每一枝花你都可發現幾隻正在
忙碌工作的蜜蜂﹐好一派熱火朝天的氣象﹗ |
紅梅迎客 |
|
|
我忽然想起「紅杏枝頭春意鬧」的詩句﹐當然白梅不是紅杏﹐現在亦非春天﹐但那一個「鬧」字確很切合此情景。 |
 |
 |
|
鬧紅一樹 |
沿著湖邊往右行﹐攀過一個小山坡後﹐就到了望梅亭。此亭於1960年由陶鑄所建﹐五十多年後園內景觀已變﹐附近己不見梅林了。我在亭子草草吃了午餐後﹐繼續上路。
|
望梅亭 |
|
 |
 |
傍著香溪河前行﹐過了月牙島
、觀瀑亭後﹐就繞到溪流的對岸﹐進入園中又是一個熱鬧之地----花梅區。花梅區的面積約只有果梅區的六分一﹐花梅的種植主要用來觀賞﹐因為它們是不結果的。而這裡的花梅又以紅梅為主﹐一月中開花﹐當時得令﹐自然成了賞梅人的目標。
|
月牙島 |
|
梅林一景 |
 |
林逋詩:「人憐紅艷多應俗﹐天與清香似有私。」正在盛放的是名為梅州宮粉及潮蓮宮粉這兩種紅梅﹐複瓣﹐花色白中透紅﹐是淺紅、粉紅﹐並不艷麗﹐卻有一種優雅的韻致。兩種紅梅的花型差不多﹐也許潮蓮比梅州的宮粉顏色稍深﹐但也不太明顯。 |
 |
梅州宮粉 |
|
潮蓮宮粉 |
 |
反正紅梅大多開得燦爛﹐你在樹下抬頭﹐只見一大片紅雲把青天遮蓋了;偶爾幾條旁生的橫枝﹐綴著幾朵淡紅的小花﹐疏影橫斜﹐更耐賞看。 |
 |
紅梅怒放 |
|
疏影橫斜 |

獨領風騷 |
難得找到一株梅樹只開了一朵獨花﹐但周圍有數不盡的花蕾蓄勢待發﹐一種澎湃的生命力噴薄而來﹐令人激動不已﹗ |
 |
|
|
等待迸發 |
 |
在潮蓮宮粉的一旁﹐有一小區種了江南朱砂﹐只結了疏落的花蕾﹐有一、兩朵已爭先開放。對面的一區還種植了美人梅﹐但見到的只是一片叢綠﹐開花還需待至二月中。 |
 |
朱砂梅 |
|
一片叢綠 |
 |
離開花梅區﹐轉進偌大的果梅區﹐又走過一段段青梅路﹐只見花瓣點點飄灑﹐落得路邊像鋪了薄薄的一層雪。再走上香雪亭﹐原來青梅多已卸下厚重的白裘﹐香雪如海的情景己不復見;忽想起「梨花落盡成秋苑」的詩句﹐竟覺得眼前有一種蕭颯之意;又想到「繁花容易紛紛落﹐嫩蕊商量細細開」﹐花落花開﹐畢竟是自然不過的事。 |
 |
青梅花褪 |
|
殘英點點 |
 |
同一個花園﹐白梅紅梅交相輝映﹐寒暑好像互換﹐春秋悄然迭代﹐蘿崗尋梅之旅確實難忘﹗不過﹐香雪公園原有許多古跡﹐如蘿峰寺、玉喦書院等仍未修復﹐蘿崗的文化尚待推廣。從廣州市區前往蘿崗﹐需時一個多小時車程不短﹐聽說地鐵6號線將於2015年開通至香雪公園﹐那時再來尋梅﹐就更方便了。後來我有一詩記曰: |
 |
紅白相映 |
十里青梅密密栽﹐年前冬後白花開。 |
遠眺蘿峰寺 |
|
紅梅待暖徐徐發﹐宮粉朱砂次第來。 |
|
|
<<上一頁>> |
|
(全文完) |
|
|
|